托普站群

x

微小型社工机构为何总在原地“打转”?

2022/11/17 15:15 293

近年来,在各大政策支持下,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许多新兴社工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产生,一些原微小型社工机构也开始朝着小、中型机构的方向发展。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再次反观各社工机构的发展现状可以发现,大家似乎都在原地打转,有些机构虽然人数陡然增加,但第二年依然会面临项目不能延续、人员不能保留的窘境,所谓实现的发展也是“昙花一现”,延续很难。

为何会如此,为何总在在原地“打转”?笔者作为同是在社工之路上行走了七余载的一家小型社工机构的管理人员,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其一、思维在“打转”:社工总结、反思意识低,社工本身素质较低、项目团队管理方式欠缺。
不论是项目评估或是督导过程中总是不难发现,大多社工主要还是以完成项目立项时的基础指标为主要工作内容,由于每个项目落地点实际情况皆有所不同。
因此大多社工仅仅是为了凑到项目指标完成,而未对自己所开展的活动之间的关联性、系统性、持续性等方面进行思考,导致服务对象的问题不能得到更深层次的回应、服务对象的需求不能得到更持续的解决,所执行的项目成效也大打折扣。
另外,较多微小型社工机构由于管理体系尚未完善、专业管理人员欠缺,导致机构对于项目的整体执行和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往往是迁就项目点的情况哪些活动便于开展便就只开展哪些活动、哪类群体更好接触就只就这类群体开展服务,最终就以完成服务指标算数,周而复始,便很难做出有成效或者有影响力的社工服务项目。
其二、服务在“打转”:沉迷于最基础的服务无法自拔,在此首先强调的是笔者并不是认为基础服务不好,不应该坚持,这里想要表达的意思更多是较多微小社工机构因资源有限、项目数量有限,导致较长一段时间都在非常基础的服务类别或者同质性非常高的基础服务项目里面徘徊,导致服务方式、服务成效、服务模式都无法达到突破。
另加前面第一点讲到的思维僵化,就会导致虽然也执行一些项目,机构也有一些社工,但是机构依然无法实现突破发展的窘境。
其三、项目周期“打转”:比如说笔者所在的地区为偏远山区,社工项目均以一年为项目周期,然而社工服务本身就是一个需要长期“经营”才能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信任关系的助人活动,一年的周期对于一个社工机构来说只能和落地单位、服务对象建立初步的信任关系,然而为了能在有限的一年时间内体现项目成效,社工不得不拔苗助长;
第二年新的社工机构再去开展项目,又要继续开展需求调研、问题评估等重复内容。
服务对象要不停的接受新的社工,社工要不能的疲于各类重复的工作,社工机构要不断的对接新的项目,如此循环往复,很难做出既有成效、又独具特色的品牌社工项目。
其四、群众的需求未“打转”: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尽管是笔者所在的偏远山区,各类服务群体(三留守人员、困难青少年、困难家庭等)的需求也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
一些根深蒂固的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并无法满足服务对象与时俱进的需求,如果不创新服务方式,社工所做的事情对于服务对象来说就只是锦上添花或者他们还需要专门花时间配合社工的徒增烦劳,导致很多活动出现群众参与度低、综合满意度低等情况。
那么,微小型社工机构该如何实现升级发展呢?笔者有以下几个建议想和大家一同探讨:图片

一是优化制度设计,以评促优、以赛促发展,助力社工机构发展。相关部门做一至三年社工项目统筹规划,设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在评中促优,既保证项目的延续性,又能评选出一批优秀社工项目。
同时可在财政预算中预留一部分资金开展相关优秀项目、案例大赛,在赛中促发展,既能营造良好行业发展氛围,又可促进社工机构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打造服务品牌、增强服务能力。
二是注重专业力量,以专业为本,夯实机构发展之基。拒绝千篇一律的走访、调研、服务,远离大张声势又隔靴抓痒的活动。
擅于及时从最基础的服务中抽离,不是不做,而是要注重以专业的方式作为基础,以项目目标作为引导,擅于在走访中将需求类别化、在调研中将为问题个性化、在活动中将服务深入化。
社工服务最能体现专业成效的地方便是开展精准、持久、个性的服务,只有将项目落地点、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求、长处与缺点都具体化、清晰化,再运用专业的社工方法和技巧,才能真正的达到“润物细无声”。
三是善于总结与反思,以品牌为抓手,形成机构核心竞争力。随着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社工机构的大量突起,以及各类社工项目的发布,纵观整个社工“市场”,我们不缺创意新奇的活动设计、也不缺覆盖人群广泛的社工项目,但诸多初创型、小型机构缺可以持续开展的稳定服务项目、缺可以增加机构核心竞争力的独特品牌。
我们总是在忙于完成一个个项目,却忽视了在忙碌中总结经验、提炼亮点,用专业的理论、完备的体系、丰富的数据去形成各自独特的项目标识,点亮服务品牌。

“社工路漫漫”,尤其是微小型社工机构的发展更是道阻且艰、力量薄弱,想要实现更进一步的发展既要有相关部门的支持,也需要不断增强自身实力,以专业为本、以成效说话,才能避免长期在原地“打转”,走上更高更快的发展之路。
作者:邓敬婷 吴欣

相关推荐